热播剧《二十不惑》讲述了四名大学生步入社会的青春励志故事,将青春烦恼、成长困惑融入到工作生活中,引起了青年观众的广泛讨论和强烈共鸣。
回想几年前,告别学校的象牙塔,我们如一叶孤舟般驶入社会这片汪洋大海,或荆棘丛生,或惊涛骇浪,打磨着我们这颗稚嫩而又坚强的心灵。好在我们是幸运的,有质检中心这个大家庭一路为我们保驾护航。五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在中心的庇佑下,我与中心共同成长,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质检小白”成长为“质检员小白”。在这五年中,有鲁莽的疼痛,有盲目的自信,有碰壁的思考,有时间的沉淀。
我们的“二十不惑”,在开放和包容中持续奋斗。
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事业是实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的样子就是奋斗的样子。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良训,到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的努力,都反复揭示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踏踏实实、努力奋斗就是成功的秘诀所在。世上有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没有轻轻松松的捷径?茅以升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天上不会掉馅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奋斗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离开了奋斗,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二十不惑的我们,唯有全力奋斗,方能“惑”然开朗。
我们的“二十不惑”,在否定和自嘲中努力前行。
曾经“90后”被贴上“非主流”“啃老”“自我”的标签,被予以消极孤僻、冷漠自私的质疑。二十不惑的我们,似乎对标签并不在意,更多地通过“佛系”“中二”“小透明”等调侃的方式进行自嘲打趣。我们勇敢表达,尝试寻找,用真干实干的激情和拼劲为自己代言,热烈地投身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中。疫情来临时,白衣天使、青年志愿者、社区干部积极投入其中,虽然还稍显稚嫩,但他们忙碌的身影驱散了患者的阴霾和恐惧,为紧张的防疫工作注入了希望和曙光;洪水涌来时,人民子弟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用一抹鲜亮的“迷彩绿”筑起保卫人民生命家园的屏障。在外面承担检验任务的时候,我们年轻的脸庞或多或少会面对外界的质疑,但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以快速的进步战胜否定,以优异的成果打破质疑。二十不惑的我们,有一股与生俱来的自信和豁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们的“二十不惑”,在成长和破圈中重新定义。
种子终会破土而出,成长终要破茧成蝶。是在舒适圈里孤芳自赏,还是突破围城拥抱世界?外部质疑的烦恼,只有尽快成长才能解决;工作量巨大的硬骨头,只有努力拼搏才能啃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在一次次“破圈”中重新定义着自我。前段时间我关注了一个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位四十岁左右的艺人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培训和层层淘汰,组成一个七人唱跳女团,她们有的是歌手、有的是演员,练习唱跳对于“高龄”的她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对于女团养成类节目我向来没有兴趣,但这个节目看了之后就深深吸引到我,吸引我的不是她们的歌喉,不是她们的舞姿,是她们在已过而立之年,在自身领域有了一定建树之后,勇于“破圈”、勇于拥抱新鲜事物的勇气。回看我们也是一样,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让知识更迭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就测绘质检而言,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这既为我们青年职工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职工的业务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秉承“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传承薪火、永立潮头,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正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们的“二十不惑”,是“活”力四射,热血未凉;是“获”益匪浅,醍醐灌顶;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青春无定式,年轻本多彩,二十不惑的我们,披荆斩棘,无畏前行。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