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党课
第158讲 读《在峡江的转弯处》有感
来源: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时间:2021-09-14 14:25:00

最近读了《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一书,非常感动。作者陈行甲出生于1971年,在湖北大学读本科,30岁时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40岁时任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2015年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6年辞职,2017年发起成立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2018年获得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第五季“我是演说家”全国冠军等荣誉。

关于这本书,据说还没开发布会就进入畅销书排行榜,有个博士导师给他的学生每人买了一本,说这是她几年来读到的最净化灵魂的书。今年1月第一次印刷,2月就有第二次印刷。有评价说,这本书对年轻人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有信仰的人,活得有力量;一个干净的人,活得才轻松;一个有爱的人,活得才幸福;一个有敬畏的人,活得就踏实。我读完这本书也是感慨良多,这里谈几点和大家分享。

一是母亲的伟大。作者用较大的篇幅写了关于他母亲的事情。事实上,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份无私而且无尽的爱,毫无保留。身体纤弱却很坚强、虽然穷苦而又善良,这并不是每个妈妈必然经历的。很多母亲不会身处弱势,很多母亲不会经受穷苦,陈行甲的母亲恰恰属于弱而苦、穷且难的那一部分,但她很坚强、很善良,即使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遇到乞丐还是会有所施舍。所以,在陈行甲的心里,母亲是伟大的,书中有很多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动、感慨、产生共鸣,我想大概也是那个时代诸多母亲的境遇。

二是党性的光辉。到巴东以后,陈行甲办了很多实事,也差点把自己累趴下,忙活一年多就犯了重度焦虑症、抑郁症。任职几年时间,领导打通了县里近400公里的南北大通道,拆除了500多处违章建筑,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想方设法发展经济、脱贫攻坚,组织全县干部结交穷亲戚,做了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与此同时,他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在过去领导排队收钱的环境里,他坚决不收一分钱、不受任何礼。他说,“我们做官的名和利,都是老百姓给的,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对得起这顶乌纱帽。”他自觉地、真正地做到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深受百姓尊敬。同时,他坚持反腐,不惧打击、威胁,甚至上级领导的人格侮辱,在任职5年时间里,把包括4个县领导、9个局长在内的87名贪官和黑心老板送进了监狱。由于陈行甲工作表现突出,省委领导有意要提拔重用他,但他居然拒绝了,这其中就包括了他对老百姓的感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说他热爱巴东,热爱这里的百姓,他觉得肩负的使命还未完成,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工作和效果会打折扣,所以他愿意放弃升迁的机会,留在巴东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

三是现实的残酷。十年前,陈行甲到巴东任县委书记,当时的巴东是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穷地方,他说“穷到超出你的想象”,老百姓深处贫困疾苦之中。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素质不够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非常严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但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差、经济基础差、人口素质差的地方还有不少,离普遍的、有效的、持续的脱贫致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从陈行甲抓反腐中也可以看出贪污腐败的严重性,即使是扶贫款,有些人看见也会眼睛冒光,个个都想捞一把,甚至没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尽管近年来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情况有些改善,但地方上腐败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还存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现象,弱者的呼唤在一些地方还时常能够听到,所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体会还有很多:比如,信仰宗旨的力量,只有坚定信仰坚持宗旨,做人民的好官,为老百姓办事,就能做成很多事,没了信仰、忘了初心,就什么事都办不成;比如,执着的力量,陈行甲第一次考研没成,30岁考进清华,为官后不惧威胁坚持反腐,实现地方政坛风清气正,不坚持、不执着就不可能做得到;比如,知识的力量,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要做事、做成事、不出事,没有充分的知识、足够的智慧是不行的;比如,必须坚持人民情怀,他一心为民、勤政爱民,这就是动力之源,真的是把人民放在了心中最高的位置,所以能够把事情做成,所以能够备受称赞;比如,必须葆有敬畏之心,敬畏岗位、敬畏责任,把党的事业、本职工作当回事,这样才有力量,否则也成不了大事;比如,必须勇于面对矛盾和问题,在一个风气不好的地方,干点事不容易,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在困难面前就需敢于担当,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难,如此才会有百姓的拥戴。

所有这些因素,对于做好工作都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人生需要有所作为,就需要我们在信仰、初心、敬畏、执着、知识、担当等方面更坚定、能坚守,做到了自然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作者:周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