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党课
第236讲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来源: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时间:2023-05-26 13:31:05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从中另有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最令我触动、感动的部分,便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民众思想”,是民众之间的互相关怀、民众与党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书中写道,八一学校的这批北京知青刚到陕北时,被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映入眼帘的“穷乡僻壤”所震撼,甚至有人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不敢相信革命圣地--陕北,在革命成功后这么多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么多年,却仍如此贫困、落后。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怎能对民众的贫困生活感同身受,又怎会真正的同情与悲伤,真正与穷苦人民共情,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是从民众中走出来的,是在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是借助人民的力量成功的。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能始终保有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心,坚持自己要让人民过上好生活的目标,保持初心、不断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在陕北的“插队”岁月,才一直坚持“民众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家中有变故,他感谢陕北的人民接受了他,爱护他、保护他。他努力与陕北人民打成一片,说自己“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他在插队时与当地农民干一样重的活、吃一样的糠咽菜,把自己融入了这片土地。在参与“整队”期间,他组建基建队为村民打井,打井打到深处需要人下去,那时当村支书的习近平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不顾泥土落了满身。那时是冬天,为了挖掉冰土混合物,他率先站到冰上,不顾冻脚,最终带领基建队打了口井,解决了吃水问题、也让农业用水更富裕。他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村民的幸福看成自己的幸福,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1973年,雷平生问他要不要考大学,如果错过74年的机会可能就不知何时才能再等到了,总书记说“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都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他真的留了下来,并且不止一次地做了这样的选择,之后有了很好的升迁机会,他依然选择“下基层”。这段生活让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中总是强调“基层民众的福祉问题”,他总是下乡调察民情、体察民众生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

同样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习近平总书记的吃苦耐劳精神。刚到陕北时,总书记面临了四个难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他不仅克服了这些困难,还做出了突破。吃窝窝头、吃粗粮对于城里人来说本来就难以接受,总书记还把自己的窝窝头去换村民相对更差的“糠团子”,一起劳动的老乡夸他“肯吃苦、嘴不细”。总书记还肯吃苦、肯卖力,刚到陕北就配合老乡劳动,努力把自己的工分从5.2提升到了10。在刚开始的时候,思想有些迷茫,既是因为家里有些变故,兄妹几人都在政治上受歧视,又是因为到了陌生、贫困的环境,不免有些不适应。但在梁家河劳动的过程中、在与当地老百姓接触的过程中,他逐渐坚定了自己要做些什么、坚定了要进入党内改变乌烟瘴气的情况的决心,并最终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成绩。正是经过了巨大的精神挣扎,他终于完成了思想上的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插队”的过程中、在甚至买不起煤油灯的条件下依旧坚持读书、学习。他崇学尚读,书桌上总是堆满了书,通过博览群书汲取思想,读《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军事文选》之类,培养政治思维,读《岳阳楼记》《离骚》《李白诗选》等,提高文学素养。他也学习技术,从实践中学习,学习良种培育,解决粮食问题,学习沼气技术,解决做饭点灯问题。正是因为从未停止学习,总书记才能在思想上从不落后,而是一直进步,是一个有精神追求、永不懈怠的人。

我们党正是因为有总书记这样体谅民众、扎根土地、不懈奋斗、持续学习的人,才能获得如今巨大且稳定的发展。如果不真切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场。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想出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向总书记学习,走到社会中、民众中去,不能困于象牙塔,而是要观察实际、结合实际做研究、干工作。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可被困难吓退、不可半途而废。(作者:万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