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自然资源部遥感智能验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在浙江德清召开,来自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及各共建单位、参与单位代表共计50余人在现场或线上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2023-2024年创新中心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两年来,创新中心作为主要单位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9项,转化和推广成果32项;开展遥感解译验证知识体系、知识驱动的遥感智能解译、方法和成果等真实性检验与高可信验证、遥感智能验证云平台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进行遥感智能解译与变化信息提取、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质检、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真实性检验、实景三维数据质检等工程化技术研发,通过新建中试(生产)基地、购置大型设备加强工程化能力建设;取得软件成果13项、科学技术奖励6项,申请专利2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3项,发布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出版专著1部,发表有创新中心署名或创新中心成员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的论文56篇,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产品推广等,实现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举办行业大模型、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质检工作交流会等学术与技术交流研讨会9次,参加国际会议6次,委员中1人取得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2人入选部科技领军人才。下一步,创新中心将围绕构建智能化测绘质检技术体系建设总目标,继续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技术研发,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能力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凸显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效能。
会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实景三维全空间实体化建模技术及智能质检应用思考》《智能化质检技术探索与实践》《遥感影像人机协同智能解译技术系统及验证应用》的报告。技术委员会委员对创新中心两年来的工作成果和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围绕遥感智能验证等内容深入交流,提出发展建议,各共建单位和参与单位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
陈军院士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认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会议这一研讨形式,同时提出了现阶段遥感智能验证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等在发展方向、人才队伍、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各单位对交流内容认真总结梳理,在后续工作中明确重点难点及创新方向,坚持目标导向,做好重大工程重点应用支撑工作,重视成果推广应用。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良好沟通、团结协作,共同推动自然资源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创新发展。
自然资源部遥感智能验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由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旨在面向新时代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成果推广和示范应用,提供遥感数据向高可信时空信息高效转化的技术体系,打造遥感智能验证创新高地。